找到相关内容331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

    不过,常住预备好了,何必多此一问?不!这是受戒规制,不能不问,脱离了实际意义,难怪在受戒过程中,过多的流于形式,形式化的传戒受戒,可说到如此,有何话说。不过我觉得,在戒期中,引礼师管教严格,还挨了两下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3567641.html
  • 佛法的今古对话:从“废除八敬法运动”论教义的解释

    形式化了!不懂才要求教,如果懂了,为什么要拘泥这种形式呢?[46] 关于此问题,在《巴利律》已记载过,一位声闻阿罗汉kappina比丘的故事:  kappina比丘已成阿罗汉果,他犹豫是否应与僧团同布萨...形式化了!不懂才要求教,如果懂了,为什么要拘泥这种形式呢?释昭慧,《千载沉吟》,页30。  [38] 《巴利律》〈小品〉PTS.V ii.264。M 9.459-460。  [39] 一部出家指的是只...

    萧贞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25169834.html
  • “六祖坛经”之禅机大旨

    应缘以朗照一切法﹔  其传承盖超越乎形式化之方式、概念化之文字,而玄然默契 。  26页   此一当「机」而玄然默契之佛教传承方式,即后世所称之「  禅机」。首先由迦叶所体证者,故后世之禅宗...

    朱维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2670784.html
  • 佛教信徒拜佛的功利心及正信的导入

    忠靠性情感。而宗教作为一般社会关系的形式化,即使这种信赖和忠靠关系得到强化,从其它关系中独立出来,依其独特的旨趣重新规整社会关系。 因此,佛教信仰的真实内涵,实际上就是人佛关系的一种神圣建构,同时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570807.html
  • “台湾佛教文献数字数据库”的建构与缘起

    标准建构「知识基本表达」,如以计算器的数据结构、知识属性整理、内容的外化 (形式化)、 知识结构等准则,以完成「台湾佛教文献数字数据库」。  本计划拟参照「「中华电子佛典协会」」进行的佛典大量数据库、...

    杜正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3271033.html
  • 意象多重奏

    方法,作为光盘设计原则。解构哲学打破线性思维、主张多元并存,与数字媒体图文互动、阅览者与阅览情境互动的概念相通。图像学重视主题、形式的内涵与象征意义,善用此一特性,可避免设计风格形式化,更可援引其象征...二阶段设计,以强化美学意象。第一阶段是《因陀罗网》首页,第二阶段是次首页〈全文检索〉与〈相关网站〉。为避免落入形式化窠臼,不采用具象的宝网「形式」;而以形式的「基本结构」──网珠(圆点)、网线(直线)...

    葛婉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3773080.html
  • 冯达文:理性与信仰

    的唯一领域。当着在这个领域内,在诸如父母子女夫妇朋友的关系都全然地诉诸于公共的、形式化的法律予以确保时,人的信仰就将丧失殆尽,人际关系就将完全地工具化与功利化。   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现代社会确实在...

    冯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4774828.html
  • 无相戒法

    形式化的戒条可以持守,要求“见自性自净,自修自作自性法身,自行佛行,自作自成佛道”46,这是主张当下之心的念念无著,自心起般若观照即是持戒。如此,把佛教的戒行律仪完全归结为修行者个体的清净心性,鲜明反映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2276978.html
  • 写经和敦煌学

    第二(现藏甘肃省博物馆),是敦煌本地书手所书,写法较早期写本更加成熟、浑厚,已基本摆脱了隶书形式化的羁绊,用笔趋于灵巧飞动,连带增多,只要再加妍美,就要变成纯正的楷书了。至于《佛说观佛三昧海经》(P....

    刘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3579214.html
  • 明末曹洞殿军--永觉元贤禅师研究

    空寂之知。因此元贤的禅只能从心的冥契与逆觉体证上说,他不认为文字可以契于般若,反对各种形式化、义理化的禅;主智路线不是他禅的进路,将禅视为文字游戏,更是他所痛斥的。对于禅,元贤要求切实的参究、彻底的证悟...

    范佳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13982346.html